首页 鸿研 需求 视频 产品 专栏 招聘 活动 社区 APP下载 登录/注册
博士后/特任副研究员·陈立锋课题组
招聘 / 化学、材料、高分子、能源、电池、电催化、柔性电子 / 合肥 / 联培,博后,科研
宣艳     2024-02-15 微信扫码分享 登录后可收藏 投递简历  
本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 碳/生物质(天然高分子)基材料设计、制备以及构筑新型电化学能量存储与转换器件,包括二次电池、能量集成器件、柔性/弹性电子器件、超级电容器、电催化小分子或天然高分子等等,长期招聘若干名博士后和特任副研究员,欢迎品学兼优、热爱科研、勤奋努力、勇于创新的博士加入!
课题组负责人:陈立锋,国家“四青人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和中国科学院材料力学行为和设计重点实验室双聘研究员;安徽省特聘青年专家;JSPS特别研究员;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no Research、Chinese Chemical Letters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treme Manufacturing青年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学术桥(职称、校人才项目)评审专家库成员;安徽省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国家教育督导局博士学位论文抽检评审专家;主要从事生物质(天然高分子)衍生碳基纳米材料的结构设计、宏量制备及其能量存储与转换(新型二次电池、超级电容、柔性储能器件、电/光催化)机制研究,已在Science、Adv. Mater.、Energy Environ. Sci.、ACS Nano、Adv. Energy Mater. 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一系列学术成果,总论文他引8400余次,研究工作被国内外同行高度评价;曾获Nano Research Top Papers Award、JSPS Postdoctoral Fellowship、安徽省品学兼优毕业生等奖项;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外优青、面上、联合基金培育项目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作为骨干成员参与了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等;参与编写专著2部,受邀担任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物理化学学报》, IF: 10.9)“碳材料与电化学储能”专刊客座编辑;Adv. Mater.、Energy Environ. Sci.、Adv. Energy Mater.、Nano Energy、Coord. Chem. Rev.等国际期刊特邀审稿人。

课题组主页:https://faculty.ustc.edu.cn/chenlifeng/zh_CN/index.htm

应聘条件:
1. 基本素质:品学兼优、身心健康、科研执行力强、追求高质量研究论文、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2. 专业要求:已获或即将获得化学、材料、高分子、物理、能源等相关学科的博士学位,或近期内能顺利完成博士论文答辩,在生物质(天然高分子)材料、碳材料、二次电池、集成器件、传感、电/光催化、柔性/弹性器件等相关领域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1篇及以上,良好地掌握本领域基础知识和前沿研究方向。
3. 年龄要求:博士后博士毕业不超过3年;特任副研究员不超过35岁。

合作方向:
1. 碳基纳米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应用;
2. 生物质(天然高分子)基纳米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应用;
3. 纳米能源材料在电化学能量存储与转换(二次电池、能量集成器件、柔性/弹性电子器件、超级电容器、电催化小分子或天然高分子等)中应用及其反应动力学机理研究;
福利待遇:
1. 薪酬
(1)特任副研究员薪资面谈;
(2)成果优良的博士后年薪35万元起,可额外申请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杰出博士后(税前52万元)、优秀博士后(税前40万元)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墨子杰出青年特资津贴(税前26万元);
(3)本课题组还将根据研究贡献、论文发表、基金项目等给予可观的奖励。
2. 保险
学校为博士后/特任副研究员办理社会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及医疗救助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3. 子女入学
子女可在科大幼儿园、附小、附中就读(安徽省顶尖教育资源)。
4. 住房保障
学校提供校内周转房(两室带全套家具),若在校外租房,学校提供统一标准的租房补贴。
5. 项目申请
鼓励作为负责人申请各类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市各级课题。

发展前景:
1. 在站期间支持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申请博士后国际联合培养计划,出站后支持推荐到国外(京都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日本国立物质材料研究所、伍伦贡大学、昆士兰大学、马里兰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等)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知名团队继续深造。
2. 推荐工作成绩突出者申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或其他科研机构长聘教职。

工作条件:
科研经费和空间充裕,拥有一流的公共科研平台、良好的工作环境。

联系方式:
请将详细的个人简历(包括前期主要研究基础,代表论文清单等,附件1)、代表文章(附件2)、未来研究兴趣(以邮件正文)、1-2位推荐人姓名及联系方式(以邮件正文)发送到陈老师的电子邮箱,邮件标题注明:应聘职位+研究方向+本人姓名。
投递简历  
招聘 相关的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