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微信扫码
首页
鸿研
需求
视频
产品
专栏
招聘
活动
社区
APP下载
登录/注册
首页
»
招聘信息
» 招聘详情
博士后、全奖博士、硕士、助研·杨笑实验室
招生 / 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电子工程、纳米科学、化学和神经科学 / 美国巴尔的摩 / 硕士,博士,联培,实习,博后,科研
杨笑
2024-09-04
微信扫码分享
登录后可收藏
投递简历
杨笑实验室招聘启事
杨笑博士将于2025年6月加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担任助理教授/独立PI,建立神经电子学实验室。我们正在积极招募各层次人才!
生物电子学是探索和理解大脑的重要研究工具,也是治疗大脑疾病的重要手段。然而,它们在分子层面上的仿生和生物整合、在微米尺度上的多功能性扩展以及在宏观层面上的可编程性仍面临巨大挑战。我们团队凭借在生物电子学、化学、材料科学、纳米技术、器件设计和加工、生物工程、神经科学和干细胞医学等领域的跨学科研究经历,相信具备应对这些挑战的优势。我们将深度整合人造与生物系统,构建生物电子学-类器官-活体动物平台,探索大脑发育、修复、再生及互联通信等过程,推动脑机接口的发展。欢迎对我们工作感兴趣并有志于从事前沿交叉科学研究的同学联系杨笑博士 (xiaoyang@jhu.edu) 或者访问我们的实验室网站 (https://xiaoyanglab.com) 了解更多信息。
杨笑博士
杨笑博士2015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师从刘忠范院士和彭海琳教授。2020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师从Charles M. Lieber院士。目前,她在斯坦福大学神经科学教授Sergiu P. Pașca和化学教授Bianxiao Cui共同指导下开展博士后研究。多年来,杨博士致力于生物电子学和大脑类器官领域的创新研究,获得了一套独特的跨学科专业知识体系,掌握了新型脑机接口生物电子学理论和技术,设计开发了一系列生物电子学器件并应用于脑机接口、大脑修复、再生医学以及人类神经发育和疾病表型检测。杨笑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Nature Materials, Advanced Materials等期刊。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是美国的第一所研究型大学。自1992年U.S. News & World Report开始对学科专业进行排名以来,该校的生物医学工程 (BME) 已连续30余年蝉联全美第一名。该项目得益于工程学院和医学院的紧密结合,推动了技术发展并对医学和医疗产生了深远影响。约翰霍普金斯大学BME合作氛围浓厚,研究机会丰富,充满创新与活力。
如何申请
我们致力于创建多样性和包容性的实验室环境。我们正在积极寻求具有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电子工程、纳米科学、化学和神经科学背景的博士后、研究生和研究助理加入我们的团队。我们特别欢迎具备以下一个或多个领域经验的人员: (1) 柔性器件和微纳器件加工; (2) 类器官、干细胞和组织培养; (3) 动物实验和啮齿动物手术; (4) 组织工程,特别是与生物材料、水凝胶、生物打印和微流控相关的领域。如果你对我们的研究充满热情,我们期待你的来信!
博士后申请人:请发送邮件至xiaoyang@jhu.edu,介绍你自己、以往工作、研究兴趣、为什么对我们实验室感兴趣,并附上简历。请使用邮件标题“Postdoc Application: Your Name”。
研究生申请人:如果你有兴趣申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BME研究生项目,请发送邮件至xiaoyang@jhu.edu,介绍你自己、以往经验、研究兴趣、为什么对我们实验室感兴趣,并附上简历。如果你已经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相关项目(如BME、ECE、MSE、ChBE、化学或神经科学)的研究生并正在寻找实验室,也请联系杨博士。请使用邮件标题“PhD/Master’s Application: Your Name”。
研究助理和技术员申请人:如果你有类器官、干细胞和组织培养方面的经验,并对在我们实验室担任研究助理/技术员感兴趣,请发送邮件至xiaoyang@jhu.edu,介绍你自己、以往经验、为什么对我们实验室感兴趣,并附上简历。请使用邮件标题“RA/Technician Application: Your Name”。
本科生申请人:如果你是本科生,请发送邮件至xiaoyang@jhu.edu,介绍你自己、以往经验、为什么对我们实验室感兴趣,并附上简历和成绩单。请使用邮件标题“Student Application: Your Name”。
投递简历
招生
相关的招聘
全奖博士·香港理工大学
(17天前)
2025年入学博士生·香港浸会大学
(18天前)
博士 博后·欧清东课题组
(26天前)
博士研究生·顾红日课题组
(2024-09-09)
博士·吴韬课题组
(2024-09-09)